利来国际最老品牌网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将大大提升城市排水及蓄水功能

发布时间:2016/08/10

 

    今年夏天的多场暴雨,让北方很多城市遭遇雨后内涝的尴尬,太原也不例外。7月中下旬的一场暴雨,道路积水中断,市民趟水过街,大量车辆抛锚、泡损等事件屡见不鲜。年年暴雨,年年内涝,利来国际最老品牌网的城市似乎总是受困于雨后内涝。其背后原因是什么?能否减轻这种水灾?太原市现正建设的“海绵城市”进展如何,又能起到什么作用?相关媒体对此做了走访调查。
    钢筋水泥阻断雨水自然排退
    7月18日至20日太原的一场降雨,使已经工作了近30年的市政工人和爱东至今心有余悸,他说:“当时,站在大东关铁道桥下,短短几个小时,桥下的积水就由小腿逐渐接近腰部,即使打开所有的排水井口,也不见积水下降,实在让人着急。”
    气象专家说:“通常来说,太原市年平均降雨量为400多毫米。”上次那场降雨,太原市局部地区两天下了平常半年多的雨量。这样大范围、长时间的降雨,事实已证明,超出了现有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在一些低洼地段或立交桥下,积水只能依靠泵车或是人工打开下水井来加速排水。很多市民疑惑:“小时候也遇到暴雨,但似乎道路积水没有现在严重,为什么呢?”这场雨对城市排水带来的影响,最近也成为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弛博士再次思考的问题。
    作为多年研究城市排水的专家,张弛说:“确实如很多人的感受一样,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原来主要的排水方式即自然下渗,因硬化面积的增加而逐步减弱,而次要的排水管网、泵站等,担负起了排水重任。”以前,多是裸露的地面。降雨时,雨水除了可以通过管网排走,还能通过土地、绿地等“主要的”、“自然的”方式渗透到地下,快速被吸收。 
    后来,随着“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模式全面流行,城市中可以自然吸收雨水的“天然海绵体”就被破坏了,自然水循环的方式被切断了。张弛为利来国际最老品牌网列举了一组数字,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是泥土,60%至80%的降水能渗透到地下,不会产生流水。但泥土被硬化,80%甚至更多的降水变成流水,成了排水管的不可承受之重。
    如今城市建设中,又流行填湖平壑,地面大量硬化。每逢大雨,雨水直接落到硬化地面上,快速形成地表径流,只能或主要是单一地通过下水道、排水河道、泵站等“次要的”、“非自然的”的排水管网来排退,一旦发生强降雨,就会出现多少下水管都不够用的情况。
    规划滞后排水管网欠账低级
    事实上,“水患”已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的共同难题。除了硬化面积过多外,如今担任城市防汛重任的排水设施也同样面临很多问题。市城乡管委负责人表示,目前太原市的排水标准较低,多数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连基本的雨污分流系统都未形成,还存在排水系统老化、更新难等问题。对于这点,张弛也表示十分认同。
    他说:“如今的城市建设中,有许多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体污染;而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合用,暴雨来临时雨水通过这种拥挤的管道排放就不畅快,容易导致内涝。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普遍的做法又是重地上轻地下,对原有排水系统考虑不够,仅有的绿地更多地考虑美观,没有协同承担蓄滞雨水的作用,这也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道‘硬伤’。”
    谈及目前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问题,市规划设计院一专家认为:“排水口少、井口小、管道直径不够大、位置不合理等,这些都使雨水无法更多流入排水管道。如果降雨持续且强度不减,雨水更是无处可排,造成内涝。”这位专家介绍,另一方面,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建设的历史欠账太多,基础薄弱。
    《太原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去年已编制完成,对于太原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当中提到,太原市现有排水管网长约1000公里,多数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特别是市区中心的老旧管网,雨水和污水混合非常普遍,因雨污不分,减缓了雨水的排退能力。不仅城市原有排水管网系统很不完善,原有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也太低。张弛也说到了这一问题,我国现行的城市排水管道建设依照的是十年前的《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这两个国标规定,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防涝“重现期在三年以内”,最多不超过五年。也就是说,这套标准的防涝上限是五年一遇的暴雨,在极端天气频发的今天看来,这两个国标,就显得相对滞后了。此外,城市用地规划与排水规划,两者还存在不衔接的问题。规划过程中,很少考虑土地和地表径流的关系,没有考虑雨水排水的出路,更很少顾及雨水的综合利用。城市绿地虽是难得的透水地面,但绿地的位置通常都高于道路,许多地段的道路绿化还热衷于起微地形,不仅无法吸收附近的雨水,反而增加了道路排水的压力。
    “海绵城市”更多雨水吸收利用
    那么,如何告别“晴天就旱、下雨就涝”的问题呢?近年来,“海绵城市”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对于“海绵城市”这个新概念,张弛介绍说:“其实就是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缓解城市内涝,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缓解城市缺水现状,让城市逐渐回归自然的水循环处理方式。”他进一步讲解说,河湖、湿地、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吸水的屋顶,都可以成为城市中的“海绵体”。雨水先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剩余部分再通过管网外排,两者相结合,能很好地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是国家住建部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之一。其中,还特别提到,我国大部分城市使用排水管网排水的方式,导致超过80%的水资源被直接排放。“海绵城市”建设后,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增高,可将七成的降雨就地消纳和收集。通过渗、滞、蓄、净、用、排一系列过程,让从城市直接流出的水减少到四成以下。去年4月,十几个城市被国家住建部选定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今年,第二批试点城市也开始了相关的改造和建设。
    雨水排退试点前后变化显著
    利来国际最老品牌网查询了多方资料,在今年夏季全国范围的强降雨过程中,不少试点城市的建设都取得了效果。前段时间,四川遂宁有一场强降雨,6个小时内降雨量超过了100毫米。但在遂宁的育才东路,经过试点改造后,整条街道没有积水。新闻报道中,当地居民说:“从前下大雨,整个街道上都是水,齐腰深,有的车子被淹了一半。” 
    这么大的降雨,雨水都去哪儿了呢?新闻中介绍说,除了原有的地下排水管网外,玄机就在于透水砖和雨水口的改造。改造中,原来硬化的路面更换为渗水能力更强的透水砖,下雨后,雨水直接渗透到地下。同时,整条路上增设了30多个雨水口,增加了收集雨水的点,雨水由此更多排入地下的雨水储蓄池,再进入庞大的雨水管网,巨量的雨水被一次次地分流,缓解了内涝的压力。
    同样,山东省济南市在试点改造中,一条用新型材料铺出来的人行道,被称作“会呼吸的道路”。技术人员现场试验,1平方米面积上每分钟渗水量达到3000毫升,渗水性比透水混凝土和透水沥青都要强,加上附近修建的地下蓄水池和集水坑,即使暴雨突袭,积水也会快速消退。
    规划启动提升排水速度和能力
    如今,山西省、太原市有关部门更是将建设“海绵城市”提上了议事日程。去年6月,《关于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正式下发,其中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内容。今年5月,太原市规划部门启动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利来国际最老品牌网的“海绵城市”应该如何建设?建成后,又会有哪些效果呢?对于这点,张弛表示:“太原市首先应该完成地下管网的升级改造,补上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这样,雨水和污水可以‘各行其道’,提升排水速度和能力。”
    确实如此,太原市在新制定的《太原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中,已明确提到,在太原市纳入规划的17个排水区域中,将分期分批增建雨水管网或是方涵,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分流,增大雨水排退能力。而污水将全部通过管网建设,进入附近的污水处理厂,不再直排入河道或其余水体中,造成污染。其次,针对多年来存在的易积水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 
    对此,市城乡管委的负责人介绍说:“其实,近年来,太原市一直在对排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例如:以前双塔寺街沿线的地下仅有一根雨污水合用的管道,管径又小,雨水和污水都直接流入南沙河,污染水体。后来,配合南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太原市对双塔寺街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改造后,雨水流入南沙河,污水管网通过双塔寺街,进入双塔西街,经体育路流入平阳路学府街口的污水处理厂,道路沿线的雨水和污水实现分流。在近几次的降雨中,积水明显减少。截至目前,市区范围内的积水点已经减少了一多半。”
    “有了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最后才能谈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张弛进一步介绍说,太原市应该结合新建小区、公园绿地、停车广场等设施的建设,将绿网、水网、路网有机结合,推行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植草沟等措施,更多地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就地消纳、收集雨水,既为吸收周边区域的雨水提供空间,也为将来雨水的回收利用奠定基础。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太原市的城市排水及蓄水功能将得到大大提升,再遇到暴雨时,利来国际最老品牌网将远离“看海”模式,人们的出行会更加顺畅。 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

上一篇 : 金湾区三年将新建74千米天然气管道 惠...

下一篇 : 济南浆水泉今冬将新增百万方热源...

返回列表